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我隊應用大比例尺物化探手段實現了找礦突破
發布時間:2015-12-16 點擊量:1410 分享到:
? ? ? ??
? ? ?近年來,物化探隊堅持“大地質、大物探、大服務”和找礦成果大突破戰略,在認真總結多年物化探工作基礎上,針對勘查區地質特征和成礦模式,應用大比例尺化探、電法、磁法相互結合,通過地質及物化探資料的深入綜合研究,創新物化探找礦思路與方法技術,在多個項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共圈出物化探異常及成礦化帶35個,經工程驗證,形成工業礦體11個,333金資源礦石量556.49萬噸,金金屬量11.99噸,磁鐵礦礦石量25萬噸。
一、2013年“陜西省寧陜縣太山廟一帶鉛鋅鉬多金屬礦普查” 項目--1:1萬地球化學土壤詳查。該項目在收集前人資料的基礎上通過1:1萬土壤化探測量,1:2000剖面測制,地表工程揭露控制,采集各類樣品分析,圈定出K1金礦體和KH1鉬礦化帶。
二、2013年《陜西省略陽縣接官亭鎮林口--寨子埡一帶鐵礦普查高精度磁測》項目。該項目前人地質資料未顯示該磁鐵礦(化)預測區。通過本次高精度磁測,圈定和預測了CY-2磁鐵礦(化)帶,為預測區磁鐵礦(化)帶詳查和開發提供了可靠依據,經后期工程驗證,預計儲量約25萬噸,品位18%-25%,目前已開發出磁鐵礦約10萬噸。
三、2014年“陜西省太白縣雙王金礦帶地質、物化探綜合勘查研究及找礦實踐”項目。通過對該地區地質及物化探資料的綜合研究,一是圈定了5個找礦有利區,并在有利區發現圈定2條含金角礫巖帶及角礫巖帶(金)相對富集區。二是定量解釋了含金角礫巖帶和3個高極化體(金)的埋深、產狀等空間展布特征。該項目依據本次綜合物化探研究成果,在5個找礦有利區實施了鉆探工程驗證,均見到了達到工業品位的金礦體,實現了礦區外圍找礦突破。該項目2014年榮獲中國黃金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二等獎”。
四、2014年“陜西省鳳縣廟溝金礦普查1:1萬磁法測量及1:2.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項目。通過磁法測量,解譯了區內控礦斷裂及地層單元的分布,推斷解釋了三條構造破碎蝕變帶,為地質找礦及工程部署提供了依據。通過化探測量,圈定了化探綜合異常區7個,在異常區內發現Au礦(化)點。依據本次磁法和化探解釋成果,經后期工程驗證,發現了達工業品位的金礦體三個。
五、2014年“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金礦及外圍地質勘查”項目。目的是通過土壤測量和地質填圖,查明勘查區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總結成礦規律,實現勘查區找礦突破。通過綜合研究,在勘查區劃出了8個找礦靶區,圈定了13個化探綜合異常,其中在AP1綜合異常處發現一條含金構造蝕變帶,發現鎢礦點一處,實現了找礦突破,達到了項目預期目的。
六、2015年“陜西漢中留壩縣碾子壩鉛鋅礦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項目。在以往以鉛鋅礦為找礦目標未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通過本次1:1萬化探手段,采用適合本區地質特點的化探工作方法技術,圈定了有找礦價值的8個化探異常,經探礦工程驗證,發現了兩個金礦體,均見達到了工業品位。
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為尋找同類型金及多金屬礦床提供了一種新的找礦思路和有效的物化探方法技術。
? ? ?近年來,物化探隊堅持“大地質、大物探、大服務”和找礦成果大突破戰略,在認真總結多年物化探工作基礎上,針對勘查區地質特征和成礦模式,應用大比例尺化探、電法、磁法相互結合,通過地質及物化探資料的深入綜合研究,創新物化探找礦思路與方法技術,在多個項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共圈出物化探異常及成礦化帶35個,經工程驗證,形成工業礦體11個,333金資源礦石量556.49萬噸,金金屬量11.99噸,磁鐵礦礦石量25萬噸。
一、2013年“陜西省寧陜縣太山廟一帶鉛鋅鉬多金屬礦普查” 項目--1:1萬地球化學土壤詳查。該項目在收集前人資料的基礎上通過1:1萬土壤化探測量,1:2000剖面測制,地表工程揭露控制,采集各類樣品分析,圈定出K1金礦體和KH1鉬礦化帶。
二、2013年《陜西省略陽縣接官亭鎮林口--寨子埡一帶鐵礦普查高精度磁測》項目。該項目前人地質資料未顯示該磁鐵礦(化)預測區。通過本次高精度磁測,圈定和預測了CY-2磁鐵礦(化)帶,為預測區磁鐵礦(化)帶詳查和開發提供了可靠依據,經后期工程驗證,預計儲量約25萬噸,品位18%-25%,目前已開發出磁鐵礦約10萬噸。
三、2014年“陜西省太白縣雙王金礦帶地質、物化探綜合勘查研究及找礦實踐”項目。通過對該地區地質及物化探資料的綜合研究,一是圈定了5個找礦有利區,并在有利區發現圈定2條含金角礫巖帶及角礫巖帶(金)相對富集區。二是定量解釋了含金角礫巖帶和3個高極化體(金)的埋深、產狀等空間展布特征。該項目依據本次綜合物化探研究成果,在5個找礦有利區實施了鉆探工程驗證,均見到了達到工業品位的金礦體,實現了礦區外圍找礦突破。該項目2014年榮獲中國黃金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二等獎”。
四、2014年“陜西省鳳縣廟溝金礦普查1:1萬磁法測量及1:2.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項目。通過磁法測量,解譯了區內控礦斷裂及地層單元的分布,推斷解釋了三條構造破碎蝕變帶,為地質找礦及工程部署提供了依據。通過化探測量,圈定了化探綜合異常區7個,在異常區內發現Au礦(化)點。依據本次磁法和化探解釋成果,經后期工程驗證,發現了達工業品位的金礦體三個。
五、2014年“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金礦及外圍地質勘查”項目。目的是通過土壤測量和地質填圖,查明勘查區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總結成礦規律,實現勘查區找礦突破。通過綜合研究,在勘查區劃出了8個找礦靶區,圈定了13個化探綜合異常,其中在AP1綜合異常處發現一條含金構造蝕變帶,發現鎢礦點一處,實現了找礦突破,達到了項目預期目的。
六、2015年“陜西漢中留壩縣碾子壩鉛鋅礦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項目。在以往以鉛鋅礦為找礦目標未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通過本次1:1萬化探手段,采用適合本區地質特點的化探工作方法技術,圈定了有找礦價值的8個化探異常,經探礦工程驗證,發現了兩個金礦體,均見達到了工業品位。
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為尋找同類型金及多金屬礦床提供了一種新的找礦思路和有效的物化探方法技術。